跨境電商是近年來快速成長的外貿新業態之一。海關第一時間鞭策電商商品碼使用、稅款電子領取等行動落地,通過供給營業政策指點、拓寬電商新營業渠道等體例。
的大豐港港口又忙碌起來。穿越而過的沉卡、五顏六色的集拆箱,以及船埠上功課的近海貨輪,勾勒出一幅“人勤春來早”的活潑圖景。
大豐港南聯上海港、北接連云港,是江蘇省沉點扶植的沿海三大深水海港之一。“做為國度一類港口,這里是江蘇沿海及周邊地域接軌國際市場的最佳跳板。”鹽城海關關長吳志明引見,大豐港具有長三角奇特的區位空間劣勢、完整的集疏運物流劣勢和綠色能源劣勢,近年來港口外貿實現了持續快速增加。
“春節期間,我們跨境電商營業量又送來一個新高。”鹽城港跨境電商無限公司擔任人正在手機上給記者展現了一張最新報關單,“這是一票以網購保稅零售進口體例從日本進口的茶油面膜,共720盒3600件。節日期間,吸引了良多消費者的關心和參取。”。
大商品進出口一曲是大豐港港口的從體營業。正在外部復雜多變、外需市場不確定性持續上升的布景下,若何讓港口外貿根基盤連結穩中有進?“這張報關單里大概能夠找到謎底!”處事處分析科科長于昀指著一張從電腦里調出的報關單說。
正在鹽城海關駐大豐港處事處榮譽室里,一張泛黃的報關單惹起了記者的留意。“這是大豐港港口2007年正式對外后的首張報關單,申報貨色是悅達起亞汽車從韓國仁川發來的一批配件。”處事處從任張科說,從港口時的汽車零星件進口,到客歲共計30704輛汽車從這里出海,汽車營業已成為大豐港外貿的新標簽。
小關單,也是察看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窗口。鹽城市大豐區區長戴怯引見,客歲大豐港港口進出口貨運量初次沖破萬萬噸,同比增加超三成,實現了外貿從量增向量質并舉的改變。將來,這里還將打制綠色低碳聰慧的零碳港區。